以往早餐,為了快點結束趕上上課時間,衡量他不會很好的使用筷子(媽媽也沒帶其他餐具),媽媽都會直接餵他。
內心想著:
反正你中餐會自己吃,
反正你不是不會自己吃。
媽媽餵食,時間真的很快,掌握得很好,但長期下來,對孩子卻是一種剝奪。
最近閱讀我每天逢人就推推的那本書
(書名都被我說爛了吧🤣🤣)
(那就再說一次)
「綠豆粉圓爸遇見阿德勒的九堂教養課」
當然我的調整不是在這幾天看了書才突然大刀闊斧,在歲月潺緩涓流,在無盡星夜陪伴,細細綿綿日常的點滴匯集之後,此書成了水到渠成的深深醒覺,點醒媽媽一咪咪性格上的固著,推動了一些原本早已雛形於內心的教養方案,落實於生活的細微裡。
(雖然只有一咪咪,但考慮到本宮早已用這套性格活了這麼長久的歲月,願意改變而且能改變,儘管只有一點,就要給自己一個好棒棒了)👍🏻
也許是時候到了,陪孩子上課很久,接觸這麼多了解兒童發展的老師,駑鈍之才,終究也能打通任督二脈,大概知道怎麼應對,怎麼鋪陳,這絕不是容易的過程。
改變無法一朝一夕,那是日積月累吸收日月精華而成,就像前兩年,兒子某位老師就跟我講過跟書中一模一樣的話,當時我只暗自覺得:妳不懂,妳根本不明白我一個人帶24小時全年無休的辛苦,我也想,但我做不到。
如果內心不夠厚積,逼迫自己只會有更深的罪責感,我也曾經覺得,我這輩子就是虎媽,要想本宮改變除非地球毀滅,你就認命吧......
我必須說,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原生,有每個人的際遇,每個家庭有不同背景,每一個努力生活的地球人,都有不為人知的苦處,曾經兇過孩子不是什麼罪大惡極,人都有脾氣,脾氣都有爆點,一切都沒那麼嚴重,不用往死裡想,至少我們的孩子目前還是很愛你我。
但是只要願意,埋下了種子,總有一天會催熟,如果一時無法做到,也無需氣餒,化骨綿掌都需三五十年才略有小成,是吧🤣(關海公公什麼事🤣)
好,所以媽媽餵食早餐店的早餐,似乎在我們之間變成一個「潛規則」。在家可以自己吃,但沒有帶自己餐具的早餐店,他的進食就成了媽媽的責任。(有帶餐具他可以自己吃)(只是吃很慢)
曾經他想試著使用筷子,我內心不希望他一大早就弄髒衣服,還要上樓換好麻煩,或吃得七零八落,媽媽一個人帶,媽媽很辛苦,媽媽不想要一點點多餘的壓力。
所以孩子的發展,也朝著「媽媽的方便」之路前進。
還好,我的孩子才4歲半,我們可以慢慢改變路線,早上我看見他拿著筷子,便鼓勵他,想要自己試試嗎?
所幸他是個很有熱情的孩子,拿著衛生筷,歪歪扭扭努力著,卻夾不起來。
優幼教養給予的《適時幫助》
從前媽媽就會嫌煩,圖快,最好的狀態只能做到不批判,然後攬過來自己做:
「好啦媽媽餵你,不然會來不及。」
遇上心情不是很好累積很多爆點時,可能一腳不小心就踩踏在孩子的自信上,對著因為拿不好導致身上的狼藉,不耐煩脫口說出:
「嘖,你怎麼就是有辦法吃成這樣......」
今天,他還願意拿起衛生筷,雖然依舊沒有進步,仍然夾不好,但我看見的東西不一樣了,在媽媽那麼多荼毒之後,他仍舊願意努力嘗試,熱情未散,這是多麼棒的態度啊,我深深的敬佩著。
試想若我被他爸一直嫌惡某件事,某天他再問我要不要試,本宮沒摔門而出我頭剁給你!🤣
但孩子是願意的,他們不積留仇恨。
我好感謝他願意嘗試,溫和地告訴他:
哇,拿得不錯哦,姿勢都有出來耶,來,「媽媽幫你一小下。」
我把蛋餅分塊,夾到他的筷子前面,讓他能輕易夾取,他只需夾緊,送進口中。
當他做到「夾緊,送進口中」,我便告訴他:你夾得很好耶,你會自己用筷子吃了,超棒的。」
很快他就要我不要幫他分塊,他要自己分,他不是每一口都能完美夾緊,但他很樂意想辦法用自己的方式吃,直至最後一粒玉米,都是他自己完成的。
用那雙,我曾經認為他駕馭不了的衛生筷。
我們吃完,還有時間慢慢散步進校,並沒有多花多少時間,也沒有杯盤狼藉,而孩子在過程裡,找到了滿滿的自信。
當然我也調整為更早起,好應付自己內心對於時間控制上的不安,我好喜歡我們這樣的相處,我相信我的孩子也很喜歡,跟從前相較,他現在的快樂更增添一份自信。
記者老梁:朝著美好前進........,報導。